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業務資訊 > 自行研究報告(105年起停止辦理)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中彰投跨域治理之具體措施-以交通、環保、治安、食安、觀光為探討

自行研究報告(105年起停止辦理)
年度 104
研究計畫名稱 中彰投跨域治理之具體措施-以交通、環保、治安、食安、觀光為探討
業務類別 綜合行政
研究機關 西屯區公所
研究人員 張郁婕,楊涵青,陳詩婷
研究摘要 幸福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主觀的表達。因此,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標準也不同。一般來說「幸福城市」一是指市民對城市的滿意度、市民的生活便利程度、及人際環境、衛生環境給他們感官上帶來的舒適﹔二是指百姓在心理上對城市的認可度、對城市文化的接受與適應程度。而宜居城市是一個全方位的概念,強調城市在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各個方面都能協調發展,人們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滿意,並願意長期繼續居住下去。這兩方面有較高的關聯度。因為,城市建設需配合現代社會發展的腳步,同時又要緊密結合城市發展的文化程度和市民的實際需求。簡而言之,幸福宜居城市就是要以人民的需求出發,提供高品質的公共建設與便民服務,因為人民的幸福來自於美好的城市生活,而人民幸福感的產生,則來自城市能全方位回應民眾的需求。
  在2013年國際宜居城市大賽,國際評審就城市或社區的環保、傳統文化的創新與延續、照顧多元民族、關懷弱勢、生態與綠能、民眾參與等六大面向進行評比,其中臺中市勇得一金三銅,草悟道勇奪自然類金質獎,大雅區、大西川社區、廣福社區,分別獲得銅質獎。在2013年天下雜誌票選臺中市為我國最想宜居的城市第一名。但「宜居城市」不一定能引發民眾的幸福感,在2014經濟日報縣市幸福指數調查中,臺中市的幸福指數排名第14名,幸福指數47.7分,在五都中排名第四,整體表現仍有待改善。可見政府在努力推動重大建設、改善交通治安環境的同時,民眾是否能感受到幸福、得到共鳴、進而滿意政府的施政,則是各縣市政府需要努力邁進的目標。
  家在哪裡,幸福就在哪裡。一個生活舒適、交通便捷、安全、健康、食衣住行育樂健全的城市,自然而然就會讓人感到幸福而想要移居。但隨著人口的日漸增加,問題也會隨之而增。所以不論你居住的城市多麼幸福宜居,對政府而言,幸福宜居城市的追求是永無止境。
關鍵字 交通,環保,治安,食安,觀光

檔案下載(或附件)

  • 市府分類: 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19-04-17
  • 發布日期: 2016-01-20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點閱次數: 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