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業務資訊 > 委託研究報告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歷史建築「臺中第四市場」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

委託研究報告
年度 104
業務類別 教育文化
委託機關 文化局
研究單位 民營企業/公司-II
研究主持人 邱建維、孫仁鍵、蔡金鼎
計畫摘要 歷史建築「臺中市第四市場」是民國50年代改建自日治時期的干城町市場(亦稱第四市場、第四消費市場),是臺中市重要的公設消費市場之一。第四市場的創建是基於日治時期市場周邊之民意基礎,以及干城町步兵第三大隊與高砂町帝國製糖廠之日人移入等多種特殊因素,因而設置一處小型公設市場以方便當地住民之需求。日治時期的第四市場儼然成為臺中市舊東區最重要的消費市場,具備一定程度的區域文化特徵紋理。戰後初期,第四市場仍保有原本的消費定位與市集活動,更是太平、旱溪地區往返臺中重要的中繼站。但隨著建國市場的設立、臺糖土地的閒置及東勢仔聚落的沒落等因素,使得第四市場也隨之沒落,但對當地耆老而言,過去市場繁榮的想像還是記憶猶新,對於市場保存與活化更是由衷的期待,成為執行本調查研究計畫的核心價值之一。
第四市場的成立見證早期臺中市東區聚落形成,更是記錄中、東區發展興衰的重要文化資產。日治時期的第四市場是運用舊有第三市場縮小改建成,於規模上遠比其他昭和時期各町市場縮小許多,但即使偏處臺中市一隅,因入場人數比較多數的情形下,得以順利發展。然而,此一市場建築隨著民國50年代的改建而有新的面貌,區分為店舖與攤販市場兩部份,僅保留部分屋架及亭仔腳,新設了太子樓。但隨著民國89年南京路的拓寬,臨路的店舖之亭仔腳被拆除,形成今日第四市場的面貌。然而,在當地里民的努力之下,始推動市場的保存,在臺中市文化資產處召集專家學者現勘,並召開臺中市文資審議委員會於民國105(2014)年2月17日正式公告為歷史建築。同年,委由本團隊進行調查研究,成果包含了第四市場歷史、建築型式與現況、文化資產價值評估、再利用規劃與修復建議等項目,期望可作為未來修復規畫或工程之參考。

檔案下載(或附件)

  • 市府分類: 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19-04-19
  • 發布日期: 2018-04-03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點閱次數: 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