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摘要
|
本研究以「范特喜微創文化」公司作為研究對象,並選擇台中市草悟道周邊街區、以及新竹縣關西鎮石店子老街作為研究場域,探討「觸媒(catalyst)」這種角色如何中介老屋改造與街區活化過程,像是化學反應一般觸發整個地區的轉變。 研究發現,空間活化的主導者逐漸由政府轉為民間,且由於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推廣、消費社會的形成,「觸媒」這種角色開始出現,並隨著區域再發展的關注焦點由都市移轉到鄉鎮。奠基於都市觸媒理論的基礎,可以發現范特喜透過「促合」、「降閾」、「激活」、「增濃」與「升溫」等機制,中介地方資源與社會關係,在老舊空間中導入文化活動與創意產業,作為引動地區活化的媒介。 范特喜作為觸媒,強化了地區的個性,在台中觸發較明顯的經濟效果,透過都市再生促使地價增值,創造出具有特定美學風格的消費地景,可能使文化與創意的多元性受限;而在關西,觸媒牽引的社會效果較明顯,藝文成為活化的契機,連結了政府資源與在地社群,形成了地方創生初始的資源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