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助市政發展研究論文(110年起停止辦理)
年度
|
108 |
研究主題
|
公辦公營文創園區的創意產生及實踐:以臺中1916文創工坊為例(108年第5名) |
業務類別
|
都市發展 |
研究學校
|
國立臺灣大學 |
研究人員
|
朱育萱 |
研究摘要
|
有關創意產業從1980年代開始,已成為城市及區域在文化和經濟公共政策上的重要策略(Mommaas, 2009)。既有的相關研究發現臺灣現行文化創意園區發展成為展示、消費的櫥窗,而將生產放置於園區外,引發過度商業化之批評,並指出經營型態是導致此現象的關鍵因素。 因此,本研究選擇政府公辦公營文創基地為探討對象,以臺中1916文創工坊為個案,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式,透過田野實地調查並與進駐創作者、政府經營管理單位、輔導媒合單位,總計13位進行60分鐘~200分鐘之深度訪談,並從歷史背景、政府文創政策、實體空間形式以及非實質的氛圍面向進行探討。 本研究係探究文創基地在「政府公辦公營制度」以及「前店後場空間型態」介入,對創作者創意產生及實踐過程的影響性,探討臺中舊酒廠空間再造為文創基地的空間特質、公辦公營園區經營模式之特色,分析基地前店後場的空間型態以及政府制度對於文創者之影響,以作為有助於臺灣文創產業及文創空間發展檢討與實踐方向。 |
關鍵字
|
創意群聚,創意能量,政府公辦公營制度,前店後場型態,空間再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