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摘要
|
關於居住城市的選擇,被討論得最多的概念,就是「宜居城市」,此外近幾年國際上還出現了「幸福城市」的討論聲浪。前者已經發展出較完整的指標,後者的評估有時較為偏重心理層面。這些觀念與相關討論的興起,反映人們對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渴望,特別是城市生活。 基本上,選擇一個適合自己居住,或者符合自己置產條件的城市,不只會帶來心理上的滿足感,還有實際經濟層面的效益,最明顯的就是自己住宅是否增值,成為影響個人與家庭資產負債表的重要項目。 近年來,各縣市興起一片宜居城市角力戰,希望成為其他縣市民眾最想移居的首選。根據天下雜誌2013年「幸福城市大調查」,台灣民眾最想搬去定居的都市就是台中市,無獨有偶由聯合國環境規畫署主辦的2013年國際宜居城市大賽(The International Awards for Liveable Communities),台中市亦勇得一金三銅,成績斐然,台中市能在激烈的競賽中脫穎而出的主要原因,除了擁有良好的氣候、地理環境、便捷的交通建設及豐富的文化底蘊之外,相對合理的房價能夠吸引外縣市民眾移居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台灣在歷經10多年房市多頭,然而受薪階級的薪資水平卻長期停滯不前,尤其年輕一代除了面臨起薪低落的窘境之外,失業率亦居高不下,所以如何解決年輕市民住的問題,是當前各縣市政府的首要之務,而面對這樣一個嚴肅且棘手的課題,各縣市政府無不努力提出相應的住宅政策,以便在宜居城市角力戰中取得領先地位。 本報告著眼於探討比較各縣市政府青年住宅政策的優劣之處,期望政府的政策能取長補短,打造一座每一位市民尤其是面臨諸多困境的年輕人都能居得起、居得好和居得久的幸福宜居城市。 本研究將採用文獻分析法,從政策白皮書、媒體報導及相關文獻資料中,蒐集各縣市政府乃至世界各國的住宅政策,從各個面向一一檢視並分析其能夠成功的原因以及執行過程中可能遭遇到的困境,並探討大台中的青年住宅政策,期望大台中成為一座幸福宜居城市,讓所有市民尤其是年輕人擁有居住基本人權的小確幸,且在面對各縣市的激烈競爭之下,繼續維持國內的領先地位,往世界級宜居城市的方向大步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