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摘要
|
「經濟力」、「環境力」、「施政力」、「文教力」及「社福力」五大力共構了一座城市的「競爭力」,政府施政目標中除了提供安居樂業便利的生活環境及各項行政革新外,漸漸的也愈來愈重視民眾對於政府施政的滿意度,隨著社會認知及生活品質的提高,民眾不僅要求政府提供完善之具體建設,更期待能提供更高水準之公共服務。 稅務機關與民眾接觸較為頻繁,民眾應繳之稅捐是否公平合理,更是直接影響民眾感受,稅務工作已由原來的稽徵導向逐漸轉型為服務導向,因此稅務稽徵工作之良窳,除了直接影響民眾納稅義務履行的意願,也會衝擊到人民對政府施政印象及觀感。 稽徵工作中,徵納雙方時常立場不同,很容易與民眾產生對立及引發民怨,而能否迅速及妥適的真正處理民眾陳情案件,也將直接影響民眾對於政府施政的滿意度,若可以減少一些民怨,減少一些對立,提高民眾對於這座城市執政的肯定,這座城市一定更有活力,更有無限寬廣的競爭力。 很多人用拔鵝毛來形容稅務工作,其實很傳神也很貼切,而課稅的最高藝術就是能夠取得最多鵝毛,而鵝却不喊痛,但畢竟那是最高境界。在稽徵工作中,鵝叫聲總是不絕於耳,這些痛苦的叫聲多數會透過陳情的方式傳達出來,面對這些委曲與不滿的陳情案件,政府機關應該如何有效處理。本研究主要以稅務局陳情案件統計資料及處理模式加以歸納分析,研究地方稅務局處理人民陳情案件的整體現況,探討人民陳情案件之相關法令、作業程序及處理方式之優缺點,並以一再陳情之稅務案件為例,透過深度訪談及個案分析,研提具體可行之改進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