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摘要
|
1.緣起:鑑於大臺中第一條快捷巴士(BRT)藍線交通建設之興建,引起市民相當抱怨而見諸於各報載。筆者身為通勤族,適為往返藍線交通路線,從「公車轉乘族」切換至「BRT轉乘族」過程中, 經歷從BRT開始動工到營運使用,看見到諸多問題現象與體驗。本研究期能以親身經歷,提供公部門瞭解現有問題,幫助可改善之可行性評估。 2.問題之背景與現況:台中縣市在尚未改制前,對許多人而言,早已是個一體生活圈。在私人運具與大眾運輸比例日趨嚴重失衡下,為有效治理大臺中行的問題需要系統大變革,變革想要成功,要有創新概念與中央、議會與地方政府高層的支持與參與是重要的關鍵。因此,臺中市交通局遂發展出「臺中BRT規劃及推動策略。惟自BRT施工初期,筆者眼見施工廠商造成交通阻塞之亂象,機車騎士為求方便而騎乘至人行道,加之以無交警指揮管理,除為市民帶來必須忍受之必要之惡,也帶來許多亂象,但仔細思考之,若能於事前提早更多的溝通、討論、注意與預防,橫向聯繫好配合單位協助合作,必能縮短陣痛期與減少期望與實際之隙差。 3.研究方法:以觀察分析與比較法來推展,受限於研究之期程與經費,本研究對象之分析,主要於定性資料分析為主,而少定量資料。先列舉優劣比較或新產生問題,透過特性要因分析法(即魚骨圖),分析歸納主要問題,再嘗試透過腦力激盪法之方式,提出因應對策,最後歸納出關鍵因素公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