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摘要
|
本市治安數據呈現穩定進步,卻未立即完全反映在治安民調中。雖然治安民調中的居住地區治安狀況及居住地區警察服務狀況表現持續進步,惟本市整體治安民調至今卻仍敬陪末座。本文透過多變量統計方法,採Spearman相關係數實證公務統計資料與民調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另採複迴歸模型進行本市整體治安民調的配適與估計,並透過殘差分析法來檢驗迴歸模型的假設條件。經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一、居住地區治安滿意度與刑案發生數及被害人數有負相關性。 二、居住地區暴力犯罪嚴重度與暴力犯罪發生數、嫌疑犯數及被害人數有正相關性。 三、居住地區竊盜犯罪嚴重度與竊盜發生數及被害人數有正相關性。 四、居住地區詐欺犯罪嚴重度與詐欺發生數、嫌疑犯數及被害人數有正相關性。 五、居住地區警察整體服務滿意度與110受理報案服務件數及其他為民服務件數有正相關性。 六、居住地區警察取締交通違規工作滿意度與惡性交通違規舉發件數及防制青少年危險駕車取締違規件數有正相關性,與交通違規舉發件數有負相關性。 七、治安顧慮人口為本市整體治安滿意度預測因子。本市整體治安滿意度函數配適如下: 臺中市整體治安滿意度(%/季) = 3.543 + 0.00351305治安顧慮人口(人/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