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業務資訊 > 自行研究報告(105年起停止辦理)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以績優綠色城市的評比觀點,檢視臺中市邁向低碳之都的永續課題

自行研究報告(105年起停止辦理)
年度 101
研究計畫名稱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以績優綠色城市的評比觀點,檢視臺中市邁向低碳之都的永續課題
業務類別 農業水利環保
研究機關 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研究人員 劉呈恩,王俞人
研究摘要 一、研究緣起與目的
面對全球綠色趨勢及永續發展,愈來愈多的國家積極投入低碳環保議題的推動,以提升整體競爭力;再者,根據聯合國人居署的統計,目前全球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到了2050年,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將佔全球人口比例的70%,面對高度都市化的發展與急遽增加的人口,也讓環境與空間有限的亞洲都會區,面臨著嶄新生活的考驗。職是,城市居民與政府的環保意識顯得相形重要,若能相互配合與推動,勢必能對環境的永續品質帶來更多的正面效益。有鑑於此,如何進行臺中低碳城市環境績效的整體評估,以及評估之後的推動策略成為本研究所欲探討的課題,期能藉此提升臺中的綠色競爭力,並提供相關具體建議,作為未來邁向國際優質綠都的願景目標。
「全球觀點、在地思維」是臺中邁向低碳城市的要徑,因此,本研究以協助提升永續發展及綠色環境指標為主軸,藉由參考國內外評比機構設定綠色城市的指標,比較國外優質綠色城市的表現,另以國內既有的統計資料為根據,衡量全臺直轄市(五都)推動綠色環保的效能,期能提供本市推動相關政策的重要參考。
二、研究方法與內容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主要以次級資料研究法(secondary research)及文獻分析法(literature analysis)進行分析。
本研究所採用之「次級資料研究法」,係以德國西門子公司委託經濟學人研究機構(EIU)所進行的「2011亞洲綠色城市評比」為基礎,該評比挑選亞洲22個主要城市及金融中心進行環境績效的整體評估,臺灣僅有臺北市納入評比。基此,本研究將嘗試以該評比指標為主,並從中挑選部分亞洲城市,再自行蒐集臺中市、新北市、臺南市、高雄市等四都之數據資料,進行國內五都綠色城市指標表現的比較,以及亞洲各城市的比較,以了解臺中市目前在綠色城市指標上的表現。
另外,再透過「文獻分析法」蒐集上述亞洲綠色城市評比較為優異的城市,其在各評比面向,如:「水資源」、「交通運輸」、「空氣品質」、「環境治理」等所實施之相關政策,以作為本市未來努力之參考方向。
三、研究發現與結論
本研究以「2011亞洲綠色城市評比」所運用的指標進行討論,研究結論先呈現「國外績優(達『超出平均水準(above average)』)城市」為何,並分析數據代表的意義,其後則進行本市與國內四都的比較,最後再以與其他亞洲城市比較的觀點,延伸出未來發展的策略與具體作為。
國外績優城市的研究結果方面,在整體環境評估指標數據中,以新加坡的表現最為優異,達「遠超出平均水準」(well above average)的標準,而香港、大阪、首爾、臺北市、東京以及橫濱等6個城市則緊追在後,僅達「超出平均水準」;另外,就個別面向的表現來看,在「能源與二氧化碳排放」面向,以東京的執行成效最佳;在「土地利用與建築」面向,以香港成績最好;在「交通運輸」面向,以大阪最為便捷;在「廢棄物管理」面向,以新加坡績效最優;在「水資源」面向,則以新加坡、東京與橫濱的管理效能最好,前述各面向指標均顯示「遠超出平均水準」;然而,在「衛生設施」、「空氣品質」與「環境治理」的面向,卻未有城市遠超出平均水準,顯示仍有進步的空間。
在國內的研究結果與國外比較方面,因部分指標未能於既有的統計資料中,取得相對應的數據,因此,將另擇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指標進行分析:
(ㄧ)「土地利用與建築」面向:在「人均綠地面積」指標上,本市每人平均綠地面積為4.38平方公尺,五都中位居第三。
(二)「交通運輸」面向:本市「公共運輸使用率」為6.8%,五都中排名第三,大幅落後已建構完整捷運路網的臺北市(37.6%)及新北市(25.9%);但略領先已有一條捷運的高雄市(6%),可見本市積極規劃公車路網及推動公車免費搭乘措施的成效。
(三)「廢棄物管理」面向:在「垃圾處理回收率」上,國內五都均達100%。在「人均垃圾量」指標上,本市1年平均每人垃圾量為285.1公斤,五都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新北市的276.7公斤;與其他亞洲城市比較,亞洲22個城市的「人均垃圾量」為380公斤,本市在此指標表現上,明顯優於亞洲22城市的平均值。
(四)「水資源」面向:在「人均每日用水量」指標上,本市平均每人每日用水量為267公升,五都中排名次佳,僅次於臺南市的262公升;與其他亞洲城市比較,亞洲22個城市的「人均每日用水量」為278公升,本市在此指標表現上,亦優於亞洲22城市的平均值。
(五)「衛生設施」面向:在「污水處理」指標上,本市的污水處理率僅37.75%,五都中排名第四,僅領先臺南市的30.09%;與其他亞洲城市比較,亞洲22個城市的「污水處理率」平均60%,若以較先進城市為例,如新加坡、東京等均已達100%,而香港也達到98%。此指標數據顯示本市需積極提升「污水處理率」,以達到綠色城市的要求。
(六)「空氣品質」面向:在「每日二氧化氮濃度」指標上,本市為43.13(微克/每立方公尺)於五都中排名第三,僅次於新北市與臺南市;與其他亞洲城
市比較,本市略優於亞洲22個城市的平均值(47.0)。在「每日二氧化硫濃度」指標上,本市為8.57(微克/每立方公尺)於五都中與新北市並列第一;與其他亞洲城市比較,本市明顯優於亞洲22個城市的平均值(23微克/每立方公尺)。
關鍵字 低碳城市、節能減碳、綠色城市

檔案下載(或附件)

  • 市府分類: 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19-04-17
  • 發布日期: 2012-12-25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點閱次數: 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