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業務資訊 > 自行研究報告(105年起停止辦理)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臺中市交通影響評估 (TIA)雲端作業系統之建置

自行研究報告(105年起停止辦理)
年度 101
研究計畫名稱 臺中市交通影響評估 (TIA)雲端作業系統之建置
業務類別
研究機關 交通局
研究人員 溫代欣,盧佳佳,吳孟芳
研究摘要 (一)研究緣起與目的
交通影響評估(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以下簡稱TIA)的目的,係在基地未開發前,先行預測未來開發後所衍生之交通量及停車需求量,並對於週邊道路交通可能產生的衝擊,事先研擬相關因應措施,期將開發案可能帶來的負面交通衝擊減至最輕。然基地開發後衍生之交通量及停車需求量均為預測值,預測程序中需加入甚多參數,該等參數目前並無統一標準,造成各項預測值與未來基地開發後實際產生之交通量與停車需求等有所落差。
本研究之目的,提出臺中市TIA標準作業程序、各項參數建議值,並撰寫程式,提供審查人員更有效率地審查TIA報告書。最重要的是,因應雲端數位化潮流趨勢,所撰寫的程式為網際網路版本,未來要求開發單位將TIA各章節內容及各項預測參數,登錄於交通主管機關所架設之網站資料庫內,以檢視TIA各項參數設定之合理性,同時作為未來追蹤基地開發之各項承諾措施是否落實之依據。
(二)研究方法與內容
本研究以總體程序性運輸需求模式為基礎,彙整國內相關TIA之研究及法規,擬訂臺中市旅次發生、旅次分配、運具選擇、交通量指派等各程序中之各項參數標準值,並擬訂基地停車需求量、道路服務水準評估指標及評估方式,提供各開發基地衍生交通量及停車需求數之參數參考值。
本研究自行撰寫網際網路版運輸需求分析模式及資料庫,並設置專屬網站,供開發單位利用該程式分析開發後之道路服務水準及停車需求量,讓交通影響評估分析過程更透明化,系統並允許開發單位有修改參數值之空間,以適用各種類型之開發案。
(三)研究發現與結論
本研究彙整TIA各相關研究之運輸規劃預測模式參數,並研擬臺中市交通影響評估作業程序,建立審議機制,進而要求開發單位將TIA各項參數明訂於報告書內,並上網登打入臺中市政府交通局之交通影響評估資料庫內,讓交通影響評估的過程更透明,也能透過資料庫的建立,回饋分析的結果,做為後續修正參數的依據。
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書審查完成之後,未有追蹤實際交通影響情形的機制,致使審查時,所提出要求開發單位承諾的意見,不易落實。本研究特別提出追蹤TIA辦理情形之機制,以落實TIA辦理成效。
本研究由臺中市政府交通局職員自行開發交通影響評估程式,提供公務員快速審查的工具,提高行政效率,同時也可讓開發單位使用,作為比對參數的依據。另外,在網路上操作程式,更可與交控中心資料庫作結合,即時地取得各路段道路座標、車速等資料,提供主管機關檢核報告書內各數據資料之合理性。
關鍵字 交通、TIA現況、停車需求

檔案下載(或附件)

  • 市府分類: 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19-04-17
  • 發布日期: 2012-12-25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點閱次數: 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