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摘要
|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資料指出,政府於2001 年實施全面週休二日後, 台閩地區各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人數有不斷攀升的趨勢,但隨著國人的休閒時間增加,可供休閒活動的空間卻未相對成長,因此當務之急是如何使有限的開空間發揮其在都市中最大的功能。然在台灣也不乏遊憩類型的自然資源,像是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等,但對於部分民眾來說卻受限於空間及交通上的不便,無法滿足民眾日常或假日之大量需求。都市公園是民眾接近自然最便利的管道,也因此更應加強公園綠地的規劃管理,但由週遭的現況卻發現,現有部分老舊公園其內部設施型態已無法滿足國民之需求,故都會邊緣低度利用之土地開闢都會公園儼然成為現階段都市發展之重要課題。 因此本研究以台中都會公園為例,主要針對都會公園的使用者,對公園內部「實質環境」、「環境氛圍」、「衛生安全」等不同型態的環境做品質評估,以及不同型態的環境會喚起使用者哪些情緒反應,更進一步探討情緒產生後會造成個人何種行為意向。另外進一步分析使用者遊憩動機對個人屬性與所評估之環境品質間,是否具有干擾作用。透過問卷調查方式,在公園內實地進行便利抽樣調查,所回收之有效問卷共390 份,運用SPSS 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共變數分析、迴歸分析等方法探討變項間之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社經背景不同與所評估之公園環境品質間具有顯著差異,這與Stephen. P. Robbins(1983)、劉純(2001)等學者指出知覺者本身的態度、過去經驗、期望等等,會影響每個人所知覺到的事物之說法相符。在共變數分析方面,遊憩動機僅在受訪者教育程度、受訪者平均月收入與所評估之環境品質間具干擾效果。而公園環境品質的好壞與使用者的情緒體驗有顯著因果關係,並進而影響行為意向,這與Mehrabian and Russell(1974)所提出之S(刺激)-O(個體)-R(反應)之理論相符,表示個人對於環境的趨近-迴避行為反應是由外在環境刺激所促成的情緒反應而引起的,此假說之成立更突顯遊客情緒之重要性。研究中除了發現環境品質與行為意向之間會透過情緒此一中介變項的影響外,環境品質與行為意向之間亦存在著直接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