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業務資訊 > 獎助市政發展研究論文(110年起停止辦理)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臺中地區土地利用變化於熱島效應之研究(100年度第2名)

獎助市政發展研究論文(110年起停止辦理)
年度 100
研究主題 臺中地區土地利用變化於熱島效應之研究(100年度第2名)
業務類別 都市發展
研究學校 逢甲大學
研究人員 何佳薇
研究摘要 在過去40 年以來,臺灣因經濟快速發展及高度工業化,能源使用增加近20
倍,工廠密度及單位面積能源的消耗率,使臺灣地區受到熱島效應的影響範圍越趨顯著,可說是當前迫切的環境問題。熱島效應為都市環境結構多以人工不透水層舖面取代原有自然地表覆蓋,造成環境失去氣溫帄衡調節功能,使都市內部氣溫高於郊區。除此原因所帶來之影響外,產業過度集中,亦促成都市熱島效應呈現增速加快之趨勢。隨空間資訊技術進步,遙測資訊具有高光譜態、多元尺度、多時序與資料獲取快速的優點,運用遙測技術探討都市熱島效應現象日趨成熟,故本研究運用遙測影像探討臺中地區地表土地利用變化與產業發展對熱島效應空間分佈區位之影響。
本研究利用1995 年及2009 年Landsat 衛星影像,進行多光譜資訊反演地表
溫度。透過Landsat 官方反演方程式與過去學者提出之溫度反演方程式,進行地表輻射溫度資訊反演,以及都市熱島強度值之計算,並以熱島強度高低將其歸類為四種溫度層級;再配合國土地用調查資料前後兩時期之土地利用覆蓋面積及變遷資訊,透過面積百分比之計算,獲得運算後各種用地之面積比例值,來探討不同土地利用與熱島效應分布之情形。
研究結果指出,前後期地表輻射溫度值影像帄均值上升約2°K,且臺中市中
心溫度明顯高於郊區溫度;臺中市熱島效應影響較大之區域其土地利用類別主要為人工鋪面及其他用地上,溫度值較高,分布於舊臺中市區及西部,前後期之面積百分比增加約13%;對熱島效應影響較小之土地利用類別為植生及水體,溫度值較低,大多分布於東部,其面積百分比前後期減少約9%。在工業區部分,加入產業類別總用電量比較分析後發現,工業區之產業類別不同,其耗能量愈高,對於熱島效應影響愈大。
關鍵字 土地利用、熱島效應

檔案下載(或附件)

  • 市府分類: 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22-12-26
  • 發布日期: 2019-03-20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點閱次數: 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