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位置
首頁
> 業務資訊
> 最新研究報告
摘要
臺中市太平區乃「枇杷原鄉」,但早年枇杷多委託行口商代售,農民易受剝削,利潤微薄。故太平鄉農會從1990年起舉辦枇杷評鑑會和展售活動以拓展直銷管道,2003年太平市公所舉辦首屆太平枇杷節,一舉打響太平枇杷的名號,讓太平枇杷產業從傳統的農業生產走向觀光休閒化。
首屆太平枇杷節迄今已15年之久,為了突破活動內容過於龐雜等窠臼,區公所和農會做出多項變革,並自2013年起開辦枇杷觀光巴士,企圖串聯區內知名旅遊景點,共創產業觀光價值。本研究以「價值共創」理論分析太平枇杷產業與枇杷節,研究成果如下:(一)太平枇杷節的最大效益在於提高枇杷單價與直銷比例,以此維繫枇杷產業命脈;(二)枇杷行銷活動依循Ramaswamy & Gouillart (2010) 提出的四大共創原則,故活動成果豐碩,但枇杷觀光巴士仍由農會主導,無法體現價值共創精神,成效不如預期;(三)枇杷產銷最大困境在於產季太短,若能改植更適合臺灣水土的新品種,並配合國土計畫法之規定將區外保安林劃入農業發展地區,加上太平枇杷節的宣傳行銷,太平枇杷產業必能永續發展。
臺中市太平區枇杷產業發展與共創產業觀光價值之研究(106年度佳作5)
臺中市太平區乃「枇杷原鄉」,但早年枇杷多委託行口商代售,農民易受剝削,利潤微薄。故太平鄉農會從1990年起舉辦枇杷評鑑會和展售活動以拓展直銷管道,2003年太平市公所舉辦首屆太平枇杷節,一舉打響太平枇杷的名號,讓太平枇杷產業從傳統的農業生產走向觀光休閒化。
首屆太平枇杷節迄今已15年之久,為了突破活動內容過於龐雜等窠臼,區公所和農會做出多項變革,並自2013年起開辦枇杷觀光巴士,企圖串聯區內知名旅遊景點,共創產業觀光價值。本研究以「價值共創」理論分析太平枇杷產業與枇杷節,研究成果如下:(一)太平枇杷節的最大效益在於提高枇杷單價與直銷比例,以此維繫枇杷產業命脈;(二)枇杷行銷活動依循Ramaswamy & Gouillart (2010) 提出的四大共創原則,故活動成果豐碩,但枇杷觀光巴士仍由農會主導,無法體現價值共創精神,成效不如預期;(三)枇杷產銷最大困境在於產季太短,若能改植更適合臺灣水土的新品種,並配合國土計畫法之規定將區外保安林劃入農業發展地區,加上太平枇杷節的宣傳行銷,太平枇杷產業必能永續發展。
- 市府分類: 休閒旅遊,農業發展
- 最後異動日期: 2019-06-06
- 發布日期: 2018-01-15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點閱次數: 611